沈默在《武俠故事》裡的一段形容,讓我想認識吳俞萱這個人:
我想到島國七世代最好的詩人吳俞萱──在我認識的所有人裡,她最像狼,美麗、野生而且寬闊,但這樣的狼,也結婚生子懷孕,成為教育者,好像長成了羊──但她目前仍舊正狼一般地養著孩子。她的作法不是把羊教成羊。她是要把羊教成狼。是了,是要給羊自由。有了自由、願意理解自由更多、擁有深刻意志的羊,不就是狼嗎?
我在爬嘉明湖前讀完了《交換愛人的肋骨》,她形容夕暮的嘉明湖:「湖水正拉攏雲翳,悠悠地撫平山巒的銳角。」
吳俞萱在批判性寫作課的老師問他們:「What nourishes your writing system?」真美好的問題,什麼滋養了你的寫作生態系?
我們不僅被寫作這行為所滋養,而且被所有支持寫作的東西所滋養,那麼,令我穩定發展的生態系統是什麼?構成我生活的元素是什麼?我的特定生存條件是什麼?在什麼樣的狀態下,我的創造力能夠流動?列出那些構成我的生態系統的元素和細節,並思索它們要如何健康地茁壯?要丟掉哪些有毒的習慣和阻礙?瞭解自己的生態系統並維持它的活力和動態平衡,創造就會自然發生。
——《帶著故鄉行走》
以下是吳俞萱版本的